影院版是由 Frodo 在樹下等 Gandalf 開始,加長版則由 Bilbo 寫 Concerning Hobbits 開始。影院版傾向比較明快的節奏是對的,畢竟影院版要照顧場次不能太長,加長版可以容許觀眾分幾段看一部電影。作為魔戒粉我兩個版本都看過無數次,並不會說哪一個比較好。相對於陰暗傷感又暴力的Prologue,Concerning Hobbits 無疑是一個強烈的對比,至於結構上出現兩個序幕,應該沒人投訴吧。
影院版以Shire音樂開始。
加長版以The Fellowship的音樂開始。
Frodo 在原著裡的描寫是這樣的:
"A stout little fellow with red cheeks, taller than some and fairer than most, and he has a cleft in his chin: perky chap with a bright eye."
Elijah Wood 算不算呢?
第一次看電影,覺得 EW 超怪的,書裡的 Frodo 絕不是少年。EW怎麼看都不是33歲吧 (開拍時他才19歲,但33歲時他也沒33歲到哪裡去!)。最後看到第21次時覺得 EW 是正確的選擇。雖然未至 MF 演 Bilbo 那種捨他其誰的絕對感,但整個設定無疑是魔戒電影成功之處。魔戒原著的教訓味很淡薄,Tolkien 自己也討厭寓言的說法,但是電影的中心思想卻很清楚。你可以說這是PJ自己的體會,他可是有資格這樣做的人(不喜歡的話,自己拍一部啊!),或是我感覺到他的看法(反正這是我的blog我愛怎寫都行)。PJ說過很多次,魔戒主線就是Frodo。娃娃臉的Frodo,生活本來舒適又悠閒,用清澈的大眼睛看世界,有無窮無盡的好奇心。換句話說,是純真的孩童。每個人也許不是也永不可能是Aragorn, Gandalf, 甚至Eomer, Faramir,但每個人都可以是Frodo,過去,現在或將來都可以是。
我第一次看就覺得PJ拍的畫面很有油畫的感覺。我尤其欣賞Frodo這件鐵繡色天鵝絨外套,雖然是接近泥土與樹幹的顏色,但是質料看來有含蓄的豪華感。
很喜歡原著對哈比人的詳細描寫。看了電影後,看書時更有一番滋味。電影裏的 Shire 是真實外景,可以看到紐西蘭強烈的陽光,扮演哈比人們的臨記也很有生活感。加長版還看到Samwise種花草的樣子。讀過原著當然知道Samwise 是園丁,電影要到雙城奇謀才提到,加長版倒安排一個日常生活的鏡頭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